沥青摊铺机平衡梁与导梁的区别及施工要点解析

沥青摊铺机平衡梁和导梁的区别

平衡梁和沥青摊铺机梁作为其核心,在沥青施工作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平衡梁的作用是调整发动机的水平位置。
特别是面对起伏较大的路面时,能保证摊铺沥青保持光滑、均匀,避免弯曲不平整。
导梁器的目的是控制沥青施工的宽度和高度,使摊铺过程准确,同时避免因宽度或高度不一致而影响道路质量的问题。
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保证了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一致性。

走线法和平衡梁法是什么?

1、找正法和平衡梁法是道路施工中保证平整的两种技术方法。
找平方法是两人握住线的一端,水平移动,形成水平仪,作为施工时的基准,以精确的基准面来控制物体的平整度;通过摊铺机。
2、路面基层表面处理前,应彻底清洁基层,保证大部分基层矿物材料裸露并保持干燥。
如果基层整体强度不足,则需要进行加固处理。
3、施工时入口层(或粘层)沥青必须摊铺均匀。
当分散不均匀时,应及时进行人工喷涂,避免沥青堆积。
沥青撒布车通常用于喷涂,以确保撒布长度与撒布矿物材料的能力相匹配。
4、沥青摊铺温度应根据施工温度和沥青标号确定。
例如,石油沥青应在130℃至170℃下分散,煤沥青应在80℃至120℃下分散,乳化沥青可在室温下分散。
5、为了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,防止路面早期损坏,在面层施工中引入了改性沥青工艺。
这一过程可以应对交通量增加、车辆大型化和严重超载的挑战。
6.在中国广泛传播所用的改性沥青主要是与SBS或SBR改性剂的混合产品。
改性后,沥青的软化点、针入度、脆点、延度等物理性能得到改善。
7、改性沥青路面采用坚硬、粗糙、棱角分明的优质石料,如花岗岩、石英岩、玄武岩等。
这些石头通常呈酸性,因此需要在基础沥青中添加SBS改性剂以增加附着力。
8、为了进一步提高改性沥青的附着力,在制造过程中在改性沥青中添加了抗剥落剂。
同时,填料中采用水泥、生石灰粉等代替矿粉,以增加沥青和石料的附着力和水稳定性。
9、改性沥青粘度高,制造难度大,与传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不同。
但实践证明,只要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质量,改性沥青路面的性能是完全可以保证的。
10、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较高,一般为170℃~180℃,因此矿物料的加热温度应为180℃~190℃。

沥青路面施工中,什么是走线法和平衡梁法?

钢丝法和平衡梁法是使路面达到一定平整度的施工方法。
钢丝法是由两个人握住钢丝两端并水平移动,形成建筑物水平面。
平衡梁法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精确的参考水准仪来控制路面的水平度。

清理基层在处理表面之前,应清理道路基层,使基层中大部分矿物材料裸露并保持干燥。
如果基层整体强度不足。
,应先加固。

涂抹沥青夹层(或粘层)第一层沥青必须分布均匀,摊铺沥青后如有间隙或缺边,必须立即重新喷涂,并必须立即刮掉。

施工时喷洒沥青应采用沥青洒布车,洒布长度应与矿物材料的洒布能力相协调。
沥青摊铺温度应根据沥青的施工温度和等级确定,一般石油沥青宜为130℃~170℃,煤沥青宜为80℃~120℃,乳化沥青宜摊铺。
温度正常。

扩展信息

为了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,防止路面过早损坏,我国引进了改性沥青工艺。
面层建设应对规模交通挑战严峻。

国内广泛推广的改性沥青主要掺有SBS改性剂或SBR改性剂。
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得到了改善,主要表现在软化点、针入度、脆点、延度等方面都有所提高。

改性沥青铺装的原料通常是坚硬、粗糙、有棱角的优质花岗岩、石英岩、玄武岩等,它们都具有这些特点,但这些石料往往是酸性石料。

沥青中含有沥青酸、沥青酸酐等,附着力往往难以满足要求。
为了增强沥青与骨料的附着力,在基础沥青中添加SBS改性剂即可满足。
要求。
附着力要求。

路面施工时,为了进一步提高改性沥青的附着力,还在改性沥青中添加抗剥落剂。
灌浆材料中添加水泥、生石灰粉等代替矿粉,增加附着力介于沥青和石料之间,大大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。

改性沥青粘度高,施工难度大,与传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完全不同,但施工实践表明,只要严格控制材料、配合比、拌和及摊铺混合料即可。
控制好碾压、碾压等主要工序的质量,改性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才能得到充分保证。
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较高,一般为170℃~180℃,因此矿物料的加热温度应为180℃~190℃。

参考来源:百度百科-沥青路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