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全面讲解!
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路面,在常规道路和高速公路上都可以找到。本文通过现场展示施工方法实例,帮助有经验的从业人员进行对比学习。
1、稳水施工技术工程概述:本标段路面结构为:顶层4cm细粒改性沥青混凝土,中层6cm中粒沥青混凝土,下层8cm粗粒沥青混凝土。
底层、改性封层适用乳化沥青底层封层+渗透油,基层34cm水泥稳定碎石,底层18cm低掺量水泥稳定碎石,总厚度是70厘米。
基层和底层采用两台摊铺机同时摊铺,间距5至10米。
基层工程体积184346平方米。
施工工艺:1、原材料准备:水泥稳定碎石的原材料包括水泥、石屑和级配碎石,确保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。
严格测试材料质量,确保道路上使用的材料物有所值。
2、水泥:采用蒙电PC32.5水泥,初凝时间4小时以上,终凝时间6~10小时。
3、砾石:底基层中砾石的粒径不超过37.5mm。
4.水:用井水混合混合物。
5、配合比设计:确定碎石比例,水泥用量为3%,并制备混合料样品,确定最佳含水量3.6%,最大干密度2.435g/cm36、实际施工:水泥用量及含量水量较内部试验略有增加,以适应现场施工条件。
二、施工要点1、原材料质量控制:对水泥、石片、骨料等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,确保符合规范要求。
2、水泥稳定砾石配合比:根据实际砾石粒径比确定组成比例,水泥用量为3%,并对混合料进行振动压实试验,确定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。
3、混合:采用电子计量混合设备,保证分级精度,调节加水量,保证混合均匀。
4、摊铺过程:摊铺机匀速行驶,避免停料,控制卸料距离,减少离析。
5、碾压:遵循先轻后重、先慢后快的原则,分初压、复压、终压三个阶段进行,确保压实度符合要求。
6、保健:覆盖或洒水进行保健,封闭交通,保证水的稳定性和强度,减少干缩裂缝。
上述施工方法展示了水稳定沥青路面层的整体施工过程,通过严格控制材料质量、优化配合比设计、精准施工操作,保证了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。